EN
产业资讯政策法规研发追踪医改专题
欧盟拟启动调查,利空轮到中国医疗器械了?
产业资讯 医药魔方Invest 2024.04.17 163

CXO之后,中国医疗器械也起了“风浪”。

据彭博社15日报道,欧盟将对中国医疗器材采购启动调查,以期消除对于中国政府不公平地偏袒国内供应商的担忧。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这项调查最快可能在4月中旬宣布,并可能导致欧盟限制中国参与其招标。

结果并非板上钉钉

据悉,该调查将从公司和成员国收集信息,其主要目的是与中国进行对话,以确保市场公平和开放。这将是首次调用欧盟所谓的的国际采购工具(IPI)。

欧盟《国际采购工具》于2022年6月颁布,其诞生的背景是欧盟认为在政府采购领域与中国以及许多非欧盟国家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其中主要问题是在政府采购市场准入方面缺乏“互惠”。IPI的颁布,正是欧盟想要重新平衡局面,推动互惠所采取的措施。

彭博社的报道称,中方推动国内医院使用更多国产设备可追溯到2015年的一项决定。在过去两三年里,中国多省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中国企业向医院供货机会。这些举措是 “中国制造”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到2025年促进关键领域中国国内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各地政府对许多类别设备提出严格国产产品要求,中方对医疗技术本地采购和国家导向采购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欧盟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引用的数据显示,这一转变使中国在这些商品上的贸易逆差从2019年的13亿欧元变成一年后的52亿欧元(55亿美元)顺差。

而这引起了欧盟的担忧。实际上,在彭博社报道前,《南华早报》就曾在3月26日称欧盟委员会将 “很快使用一种新的国际采购工具,惩罚那些不提供对等的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的公司”。

不过,眼下这一结果并非板上钉钉。据悉,欧盟根据IPI发起调查有特定的范围且留有充分的弹性。其调查对象通常是国家而非公司,且IPI措施适用于不低于1500万欧元的工程和特许权采购,以及不低于500万欧元的商品和服务采购。

而在调查和实施IPI的措施中,欧盟在启动、暂停、撤销等各个环节亦设置了缓冲,这意味着在整个程序中,欧盟都留出了与第三国谈判的空间,其最终目的并非限制外国企业在欧盟市场的发展。

医疗器械龙头纷纷回应

眼下,对于中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而言,出海已是必然选项。目前,几家医疗器械细分龙头都早已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并贡献了业绩新增长点。

从2023年上半年的财报数据来看,国内“器械一哥”迈瑞医疗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为66.95亿元,同比增长10.13%,占其总收入36%。其中,欧洲和发展中国家二季度增速恢复至20%以上。

联影医疗则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境外业务收入7.18亿元(按终端客户装机所在地统计),同比增长32.29%。在业绩说明会上,其进一步表示,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

消息传出后,网传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均对此做出了回应。

迈瑞医疗指出,2022年底,美国和欧盟曾召开了贸易与技术会议(TTC),其中就提到过了中国的非市场化政策和操作可能对欧美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造成影响,并明确点名医疗器械行业。以下是事件要点:

1、虽然国内有关政府部委提出了鼓励国产,但无论医院招标还是政府政策指向的都是中国生产,而不是中国品牌。过去三十多年,欧美知名医疗器械公司均在中国设厂,深耕多年投资巨大,均符合国产医疗器械身份,并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巨大。

2、同时,中国政府对于鼓励采购在中国生产的医疗器械的政策明确指向于政府采购,这并不违反包括WTO在内的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相关规定。和中国做法相似甚至更极致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医院的采购完全只考虑美国国产产品。

3、现实情况是,中国鼓励国产的政策是大幅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中国是前几大经济体里少数没有使用关税等手段来限制进口医疗器械的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印度、俄罗斯、巴西、印尼和土耳其等诸多大国都征收医疗器械进口关税。

4、我们也注意到医疗器械是在非市场化经济政策的板块被举例提及,而非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板块,这对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5、医疗器械属于人道主义范畴,即使在俄乌战争背景下,向俄罗斯出口和销售相关医疗产品也是被美国和欧盟豁免于制裁。

6、TTC并没有立法权。

我们理解此事背景可能与欧美公司近几年在中国市场发展有所放缓有关,这背后折射的是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再一次凸显了欧美政府对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视,这个行业是国之命脉,实现自主可控是本土企业需要为之奋斗的宏伟事业,也是这一代中国器械人的历史使命。作为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还包括广大的海外市场,通过纯市场化竞争而发展壮大的企业,迈瑞都已证明自身具备在纯市场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基因,因此我们比任何企业都更加拥护纯市场化的竞争环境。

联影医疗回应:

1、公司欧洲的业务在正常进展中。目前的信息还很粗略,地缘政治的话题比较复杂,涉及的面很广,公司会持续关注。

2、IPI措施适用情形较少:IPI措施适用于不低于1500万欧元的工程和特许权采购,以及不低于500万欧元的商品和服务采购(以上数额均不含增值税)。欧委会可采取调整投标书评分或者排除来自该第三国经济运营商的投标等IPI措施。公共采购当局可在两种例外情况下决定相关公共采购程序不采用IPI措施:一是当符合投标要求的投标方仅来自受IPI措施约束第三国的经济运营商;二是在涉及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重大公共利益时决定不采用IPI措施。以上政策表述,“在涉及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重大公共利益时决定不采用IPI措施”,我们理解这里是有一些除外的情况。

3、欧洲收入占比低:公司2023年欧洲区域收入占收比不到3%,占比比较小。

4、中国国内政策公平:中国相关的政策明确规定,外商投资医疗器械企业、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在政府采购中享受平等待遇。

5、外资巨头普遍已经国产化:国内部分相关政策鼓励国产,这里要强调的是,相关政策当中的“国产”不仅限于“国产品牌”,还包括在国内生产注册的“国际品牌”。外资巨头早已实现国产化,多家国际巨头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无锡等地都设立了本土化生产工厂,其中有些工厂是其在全球区域内最大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国际巨头已经基本实现分子影像、CT、血管机、X光机、手术机等全系列医疗影像设备在中国的生产和制造。

6、国际巨头仍在中国占据主导: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实际情况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国际巨头在中国高端医疗设备行业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恰恰是中国政府践行市场化政策的结果。根据公开市场数据,国际巨头仍然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在中国的收入远超公司在欧洲的收入。

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引起了关注,也证明了医疗器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作为一家矢志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创新的企业”,相较于任何国际友商,都更愿意去维护全球多元化的开放、竞争、协作的市场环境,无惧竞争的决心和产品力更是我们直面竞争的坚实基础。

截至15日收盘,迈瑞医疗股价上涨2.53%,市值为3365亿元;联影医疗股价上涨1.75%,市值为10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