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政策法规研发追踪医改专题
欧盟限制中国器械企业参与欧洲投标,药械出海再遇拦路虎
产业资讯 药械出海 2024.04.19 155

导读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迅速反应。截至4月16日收盘,迈瑞医疗的股价下跌了3.5%,市值减少了117亿元;联影医疗的股价下跌了4%,市值减少了41亿元。

根据彭博社于4月15日的报道,欧盟正计划对中国医疗器械的采购行为进行调查,此举旨在解决对中国政府可能不公平地偏袒本国供应商的疑虑。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一调查可能会在4月中旬宣布,且有可能导致欧盟对中国参与欧洲投标的限制。

调查的严重性及其可能的影响

这项调查的严重性在于,它可能标志着欧盟首次使用《国际采购工具》(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 简称IPI)来处理与中国的采购关系。IPI是欧盟在2022年6月推出的新工具,其背景是欧盟认为在政府采购领域与中国及许多非欧盟国家的关系存在不平衡,特别是在市场准入方面缺乏互惠性。IPI的推出旨在重新平衡这种关系,推动互惠性的实现。调查将从欧洲公司和欧盟成员国收集信息,目的是与中国进行对话,确保中国市场的公平性和开放性。调查的核心是“中国推动国内医院使用更多国产设备”的举措,这可以追溯到2015年的一项政策决定。近年来,中国多省采取了进一步措施,以提高中国企业向医院供货的机会,这些措施是中国“中国制造”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到2025年促进关键领域中国国内产业的发展。

欧盟的担忧与中国市场的转变

欧盟的担忧源于中国政府对医疗技术本地采购和国家导向采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据欧盟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引用的数据,这种转变使中国在这些商品上的贸易逆差从2019年的13亿欧元变为一年后的52亿欧元(约合55亿美元)的顺差。如果启动IPI调查,欧盟需要在九个月内完成调查;如果调查结果证实了欧盟对医疗器械领域的相关担忧,欧盟可以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参与公开招标。IPI影响的是招标采购金额在500万欧元以上的货物和服务。根据IPI的规定,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对中方分数的调整或完全排除非欧盟投标人,同时,投标人从受IPI措施限制的企业分包的数量也将受到限制;在没有其他投标方的特殊情况时,合同签订机构也可以决定不实施某些IPI措施。

中国医械企业的回应

对于欧盟启动IPI调查的理由,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政策层面,都可能感到难以接受。企业层面认为,国内政策是公平的,国产的定义是“国内生产”,并非特指中国品牌。外资医械企业在中国普遍实现了国产化,并且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过去三十多年,欧美知名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设立了工厂,并进行了大量投资,它们符合国产医疗器械的身份,并且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大。政府鼓励采购在中国生产的医疗器械的政策是明确指向政府采购的,这并不违反包括WTO在内的现有国际贸易体系的相关规定。

政策层面的回应

政策层面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在3月25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为各国投资者深耕中国、赢得未来提供更大空间。3月22日出台的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将有力提升服务业开放水平,目前正在落实的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还将推进电信、医疗等领域扩大开放,为各国企业提供更多贸易投资机会。

欧洲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

在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欧洲企业包括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罗氏、依视路、费森尤斯等。这些公司近年来在中国的主要举措是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例如,西门子医疗在2023年5月宣布将在深圳建设新的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费森尤斯医疗在2023年12月宣布战略投资昆山韦睿医疗,罗氏诊断在2023年11月开设了亚太仪器生产基地。

医疗反腐对欧洲企业的影响

医疗反腐也成为影响欧洲企业在华业务的一个因素。西门子医疗首席财务官Jochen Schmitz在2023年11月的杰富瑞伦敦医疗保健会议上表示,中国政府在2023年7月发起的医疗反腐导致医疗设备需求几乎冻结,西门子医疗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受到影响。中国市场约占西门子医疗全球收入的15%。Schmitz表示,政府的举措“阻碍了行业内的购买行为”,导致西门子医疗(中国)的订单减少了大约30%。尽管中国需求的下降影响了销售预测,但Schmitz预计到2025年第一季度,这种影响将不复存在。同时,他表示,冻结的需求将在2025年释放,来自中国的收入“没有损失,只是转移了”。

医疗器械行业的新挑战 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双重压力

在中国CXO行业之后,医疗器械企业现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着支付端疲软和产品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使得出海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随着欧盟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国际化之路面临新的考验。消息一出,资本市场迅速反应。截至4月16日收盘,迈瑞医疗的股价下跌了3.5%,市值减少了117亿元;联影医疗的股价下跌了4%,市值减少了41亿元。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全球化布局

尽管IPI调查尚未启动,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一直在进行全球化布局,尤其是欧洲市场,一直是国内企业的必争之地。例如,迈瑞医疗在2022年的欧洲业务收入为19.9亿元,占总收入的6.6%,尽管这一比例并不算大,但欧美市场对于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企业未来增长的关键。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突破9000亿元,而全球市场规模是中国的四倍。欧美市场作为全球医疗器械的主要市场,其支付方主要是商业保险,这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避免价格战的可能性,从而寻找到第二增长曲线。

欧盟市场的重要性与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王俊峰曾预测,未来医疗器械企业的国内市场将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而海外市场将决定企业能否实现更大的发展。尽管欧盟的IPI调查还未正式启动,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必须警惕可能的风险。事实上,欧盟启动的所谓调查并没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在中国,欧洲的医疗器械仍然占据着庞大的市场份额。尽管中国政府鼓励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但政策指向的是在中国生产的医疗器械,而非特定中国品牌。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数据,中国80%至90%的高端医疗器械目前仍然依赖进口,如高端放疗设备、核磁共振设备等。虽然部分外资医疗器械已经实现了在中国的国产化,但核心零部件、原材料、制造设备和检测设备等仍需进口。在出口方面,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小型设备、IVD产品、血管介入产品等,以低值耗材为主。中欧之间在医疗器械贸易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欧盟对中国医疗器械实施制裁,最终受损失更大的可能是欧盟自身的医疗体系和民众。

欧盟IPI调查的具体范围与潜在弹性

欧盟根据IPI发起的调查有特定的范围,并留有充分的弹性。其调查对象通常是国家而非公司,且IPI措施适用于不低于1500万欧元的工程和特许权采购,以及不低于500万欧元的商品和服务采购。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欧洲可能面临的限制尚不明确,但风险的迹象已经显现。出海之路虽然充满诱惑,但也注定充满挑战。中国医疗器械企业需要制定周密的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结论与展望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国内市场的竞争,还有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欧盟的IPI调查虽然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反思和调整全球化战略的机会。企业需要深入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沟通与合作,同时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医疗器械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国际市场的风险管理,同时也要积极寻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机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